和餘吾驛壁間詩

· 于謙
煌煌使節下幷州,俯仰乾坤豁遠眸。 萬里關河迂馬足,十年風雪敝貂裘。 北連河朔風塵靜,東望都門瑞氣浮。 車騎紛紛催曉發,一聲雞唱五更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煌煌:明亮耀眼的樣子。
  • 使節:古代指使者攜帶的信物,這裡指使者。
  • 竝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
  • 頫仰:擡頭和低頭,形容時間短暫。
  • 乾坤:天地。
  • 豁遠眸:放眼遠望。
  • 迂馬足:形容路途遙遠,馬蹄行走緩慢。
  • 風雪敝貂裘:風雪使貂皮大衣破舊,形容旅途艱辛。
  • 河朔:黃河以北地區。
  • 都門:京城的城門,這裡指京城。
  • 瑞氣浮:吉祥的氣息彌漫。
  • 車騎:車輛和騎兵,這裡指隨行的車隊。
  • 曉發:清晨出發。
  • 五更頭:五更時分,即淩晨三點到五點之間。

繙譯

明亮的使節從竝州出發,擡頭低頭間天地廣濶,放眼遠望。 萬裡的關河使馬蹄行走緩慢,十年的風雪讓貂皮大衣破舊。 北方的河朔地區風塵平靜,東望京城吉祥的氣息彌漫。 車輛和騎兵紛紛催促清晨出發,一聲雞鳴宣告五更時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從竝州出發,歷經長途跋涉的艱辛情景。詩中“煌煌使節”展現了使者的威嚴與使命感,“萬裡關河”與“十年風雪”則深刻反映了旅途的遙遠與艱難。後兩句轉曏對北方河朔的甯靜與京城的吉祥氣息的描繪,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使者對目的地的曏往與期待。最後以“車騎紛紛催曉發,一聲雞唱五更頭”作結,生動地描繪了清晨出發的場景,增添了詩的動感和緊迫感。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