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至

· 韓愈
曲江山水聞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 願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曲江:地名,在今陝西西安城區東南部,景色優美,是唐代著名遊覽勝地。
  • 圖經:附有圖畫、地圖的書籍或地圖等,這裏指記錄曲江山川、地理等情況的圖冊。

翻譯

早就聽聞曲江山水風光絕美,一直心嚮往之。就怕因爲不知道詳細名字和具體位置,要前去尋訪會十分困難。真希望能借着一本記錄曲江情況的圖經進入那個地方,這樣每遇到一處美妙的景緻,我就打開圖經對照查看。

賞析

這首詩開篇便表達出詩人對曲江山水嚮往已久,體現出曲江景色聞名遐邇已在詩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恐不知名訪倍難」一句生動地刻畫了詩人想前往遊覽卻又擔心不知具體情況難以尋訪的糾結心理,真實可感。後兩句「願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想象奇特且充滿生活情趣,將詩人急切想要探尋曲江美景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人通過樸實的語言,將自己對未知美景的期待、憧憬與細心規劃生動展現,讓讀者也能感受到他那顆對自然美熱切追求的心。整首詩情感真摯,充滿生活氣息 ,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