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威鳳翔紫氣,孤雲出寥天。
奇採與幽姿,縹緲皆自然。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
大君遂羣方,左史蹈前賢。
振衣去朝市,賜告歸林泉。
滑和固難久,循性得所便。
有名皆畏途,無事乃真筌。
舊壑窮杳窱,新潭漾淪漣。
嵓花落又開,山月缺復圓。
輕策逗蘿徑,幅巾淩翠煙。
機閒魚鳥狎,體和芝術鮮。
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
況今寰海清,復此鬢髮玄。
顧慚纓上塵,未絕區中緣。
齊竽終自退,心寄嵩峯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威鳳翔紫氣:威鳳,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紫氣,指祥瑞之氣。
- 孤雲出寥天:孤雲,單獨飄浮的雲。寥天,廣闊的天空。
- 縹緲:形容隱約、模糊的樣子。
- 陶唐氏:指堯,古代傳說中的賢君。
- 巢由:指古代隱士巢父和許由。
- 羈牽:束縛,牽絆。
- 大君:指君主。
- 左史:古代官名,負責記錄君主言行。
- 振衣:整理衣裳,比喻準備行動。
- 賜告:指君主的命令或允許。
- 林泉:山林與泉水,指隱居之地。
- 滑和:指順應自然,和諧相處。
- 真筌:真實的境地。
- 杳窱:深遠的樣子。
- 淪漣:水波盪漾的樣子。
- 輕策:輕便的手杖。
- 幅巾:古代男子用以束髮的布帛。
- 淩:同「凌」,超越。
- 狎:親近。
- 芝術:指草藥,比喻養生之道。
- 四皓:指商山四皓,古代著名的隱士。
- 二疏:指西漢的疏廣、疏受,以清靜無爲著稱。
- 寰海清:天下太平。
- 鬢髮玄:黑髮,指年輕。
- 纓上塵:比喻世俗的牽絆。
- 區中緣:人世間的緣分。
- 齊竽:指齊國的竽,比喻世俗的音樂或娛樂。
- 嵩峯巔:嵩山的高峯,指隱居的理想之地。
翻譯
威嚴的鳳凰在紫氣中翱翔,孤獨的雲朵飄出廣闊的天空。它們奇特的色彩和幽雅的姿態,都顯得那麼自然和縹緲。曾經聽說過堯帝,也有巢父和許由這樣的全才隱士。以此來提升風俗,何必非要受到束縛呢?偉大的君主遵循各種方法,左史追隨前賢。整理衣裳離開朝市,得到君主的允許歸隱山林。順應自然固然難以長久,但順從本性卻能得到便利。有名聲的路途都是令人畏懼的,無事纔是真正的境地。舊時的山谷深邃而遙遠,新潭水波盪漾。山花落了又開,山月缺了又圓。輕便的手杖在蘿徑上逗留,幅巾在翠煙中飄揚。機巧的心思與魚鳥親近,身體與草藥和諧。商山四皓本就難以違背,疏廣、疏受還在等待時機。何況現在天下太平,我們的黑髮依舊。回顧那些世俗的牽絆,還未完全斷絕人間的緣分。最終自己會退隱,心向嵩山的高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威鳳翔紫氣,孤雲出寥天」描繪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則直接表達了對世俗束縛的不屑。詩人的理想是「賜告歸林泉」,在自然中尋找真正的自我。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舊壑窮杳窱,新潭漾淪漣」,詩人展現了對隱居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渴望。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
權德輿的其他作品
- 《 奉和劉侍郎司徒奉詔伐叛書情呈宰相 》 —— [ 唐 ] 權德輿
- 《 和司門殷員外早秋省中書 》 —— [ 唐 ] 權德輿
- 《 初秋月夜中書宿直因呈楊閣老 》 —— [ 唐 ] 權德輿
- 《 和九日從楊氏姊遊 》 —— [ 唐 ] 權德輿
- 《 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愛弟俱爲尚書郎伯仲同時列在南北省會於左掖因而有詠 》 —— [ 唐 ] 權德輿
- 《 惠昭皇太子輓歌詞二首 》 —— [ 唐 ] 權德輿
- 《 題雲師山房 》 —— [ 唐 ] 權德輿
- 《 順宗至德大安孝皇帝輓歌三首 》 —— [ 唐 ] 權德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