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笑殺仙源避世翁,洞門猶與世人通。 臨流莫種桃花樹,惹得春來着處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
  • 雜詠:隨意吟詠。
  • 洪武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間的第十一年,即1378年。
  • 平原:地名,可能指作者的家鄉或某個平原地區。
  • 仙源:神話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裏比喻隱居之地。
  • 避世翁:隱居的人。
  • 洞門:指隱居之地的入口。
  • 臨流:靠近水流。
  • 桃花樹:桃花盛開的樹,常用來象徵春天的到來和美好的事物。

翻譯

笑看那些隱居在仙源的避世老人,他們的洞府之門仍然與塵世相通。 靠近水邊,不要種植桃花樹,否則春天一到,桃花就會四處盛開,惹人注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獨特見解。詩中「笑殺仙源避世翁」一句,以戲謔的口吻指出隱居者並未完全隔絕塵世,他們的居所仍然與外界相連。後兩句則通過「臨流莫種桃花樹」的勸誡,巧妙地以桃花爲喻,暗示隱居者應避免過於顯眼,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關注和紛擾。整首詩既展現了隱逸生活的閒適與超脫,又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淡然態度。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