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茅澤民壁上松石

· 袁華
昔人畫鬆妙入神,畢宏韋偃及張藻。 宋三百年惟李成,石磴煙林更深窈。 近世首推文敏公,尚書雲山氣勢雄。 後來作者黃岩李,脩篁古木岡巒重。 中吳江南佳麗地,前輩風流猶未墜。 忽驚素壁走蛟螭,乃是茅君醉遊戲。 大者昂霄樑棟材,根穿石罅貫鐵鋂。 稚者新承雨露厚,密葉曾棲鸞鳳來。 是中亦有支離叟,欲同杜櫟齊上壽。 不材固可全天年,鐘鼎由來異畎畝。 軒中之人讀韋編,坐對松石心悠然。 焚香寓目竟白日,默究未盡羲皇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畢宏韋偃及張藻:畢宏、韋偃、張藻,均爲古代著名的畫家。
  • 李成:宋代畫家,擅長畫山水。
  • 文敏公:指元代畫家趙孟頫,諡號文敏。
  • 黃岩李:指明代畫家李唐,黃岩人。
  • 脩篁古木岡巒重:脩篁(xiū huáng),修長的竹子;岡巒重,山巒重疊。
  • 蛟螭:蛟(jiāo),傳說中的龍類生物;螭(chī),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無角的龍。
  • 石罅貫鐵鋂:石罅(shí xià),石縫;鐵鋂(tiě méi),鐵環。
  • 支離叟:指松樹,因松樹枝幹曲折,形似支離破碎,故有此稱。
  • 杜櫟:杜(dù),一種樹名;櫟(lì),櫟樹,橡樹的一種。
  • 韋編:古代用韋(一種皮革)編制的書。
  • 羲皇:指伏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尊爲八卦的創始人。

翻譯

古人畫鬆技藝高超,畢宏、韋偃、張藻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宋代三百年間,只有李成的畫作最爲出色,他的山水畫中石階和煙霧繚繞的林木更顯深邃幽遠。近代以來,首推文敏公趙孟頫,他的雲山畫氣勢雄偉。後來的畫家如黃岩的李唐,擅長描繪修長的竹子、古老的樹木和重疊的山巒。江南的吳中地區,風景秀麗,前輩的藝術風範仍未衰落。突然間,我驚訝地看到素白的牆壁上彷彿有蛟龍和螭龍在遊走,原來是茅君醉酒後遊戲之作。畫中的大松樹昂首向天,像是棟樑之材,根穿石縫,如同貫穿鐵環。小松樹則新近受到雨露的滋潤,密葉中似乎曾有鳳凰棲息。其中還有形似支離破碎的老鬆,想要與杜櫟樹一同長壽。雖然不材,但足以保全天年,鐘鼎之器與田間的櫟樹,本就不同。軒中的人讀着用韋編制的書,坐對着松石,心中感到悠然自得。整日焚香,靜靜地看着,默默地探究着伏羲之前的未知。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古代畫家的松石畫作,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畫家及其作品,展現了畫鬆技藝的傳承與發展。詩中,「素壁走蛟螭」形象地描繪了茅君壁上松石畫的生動與氣勢,而「大者昂霄樑棟材」等句則具體描繪了畫中松樹的雄偉與生機。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古代智慧的嚮往與探究,體現了對藝術與知識的深刻追求。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