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正月風雨中偶成

· 袁華
入春彌月雨霏微,驚蟄無雷雪又飛。 撫節不愁花蕊晚,感時惟恐麥苗稀。 當歌對酒愁難遣,問舍求田志己違。 只尺相望不相見,空吟偪側思依依。
拼音

所属合集

#驚蟄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丑:指農曆某年的癸丑年。
  • 彌月:滿月,這裏指時間長達一個月。
  • 雨霏微:細雨綿綿。
  • 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春天的開始。
  • 撫節:撫摸着節令,指隨着時間的推移。
  • 花蕊:花的中心部分,通常包含雄蕊和雌蕊。
  • 感時:感慨時光。
  • 麥苗:小麥的幼苗。
  • 當歌對酒:在唱歌和飲酒的場合。
  • 問舍求田:詢問房屋和田地,指關心家業。
  • 偪側:狹窄,這裏形容心情的壓抑。
  • 依依:依戀不捨的樣子。

翻譯

春天已經到來一個月了,雨一直綿綿不斷,驚蟄時節本應春雷初響,卻依舊飄着雪花。我不擔心花蕊開得晚,只是感慨時光流逝,擔心麥苗長得不夠茂盛。在唱歌飲酒的時候,憂愁難以排遣,詢問家業和田地的事情,發現自己的志向已經偏離。雖然相隔不遠卻無法相見,只能在狹窄的空間裏空自吟詠,心中充滿了依戀和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裏連綿的雨雪和詩人內心的憂愁。詩中,「入春彌月雨霏微」和「驚蟄無雷雪又飛」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異常氣候,反映出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後句中的「撫節不愁花蕊晚,感時惟恐麥苗稀」則巧妙地將對自然景象的觀察與個人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農作物生長的擔憂。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