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山寺三首,其三與鄭御史李逾國同登時再召赴闕
竹裏維舟陟翠微,閒門臨水欲嶔巇。
雲生佛殿飛來處,猿嘯山僧出定時。
斷刻尚餘樑日記,古鬆猶偃漢朝枝。
煙霞二妙應相笑,盛世藏珍負夙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陟 (zhì):登高。
- 嶔巇 (qīn xī):形容山勢險峻。
- 偃 (yǎn):仰臥,引申爲倒下。
- 夙期 (sù qī):早期的期望或約定。
翻譯
在竹林中系舟,攀登青翠的山坡, 靜謐的門前,水面映出險峻的山影。 雲霧繚繞,佛殿彷彿從天而降, 猿猴的叫聲,在山僧出定時迴盪。 斷壁殘垣上,還留有梁朝的刻記, 古鬆依舊,倒映着漢朝的枝椏。 煙霞中的兩位高人,應該會相視而笑, 在這盛世,卻辜負了早年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孫蕡與鄭御史、李逾國一同登峽山寺的情景。詩中通過「竹裏維舟」、「陟翠微」等詞句,展現了山寺的幽靜與高遠。後文通過「雲生佛殿」、「猿嘯山僧」等自然景象,增添了神祕與超脫的氛圍。結尾處的「煙霞二妙」與「盛世藏珍負夙期」則表達了詩人對於時代變遷與個人期望未能實現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於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