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琴士李忠禮

偉哉太白孫,英英越中士。 來作湘江遊,光風曄蘭芷。 抱琴爲予彈,清音驚俗耳。 雍雍鳳鸞聲,悠悠聖賢理。 他日遇鍾期,毋慚奏流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偉哉:非常偉大。
  • 太白孫:指李忠禮,太白是李白的別稱,孫可能是指李忠禮是李白的後裔或者與李白有某種關聯。
  • 英英:形容才華出衆。
  • 越中士:來自越地(今浙江一帶)的士人。
  • 光風曄蘭芷:光風指晴朗的風,曄形容光彩照人,蘭芷是香草,比喻高潔的品質。
  • 抱琴:手持琴。
  • 清音:清脆悅耳的音樂。
  • 雍雍鳳鸞聲:雍雍形容和諧悅耳,鳳鸞是神話中的神鳥,比喻美妙的音樂。
  • 悠悠聖賢理:悠悠形容深遠,聖賢理指古代聖賢的道理。
  • 鍾期:鍾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師,這裡比喻知音。
  • 奏流水:指縯奏《流水》,古代琴曲名,比喻高超的琴藝。

繙譯

非常偉大啊,李忠禮,你是英俊的越地才子。 來到湘江遊玩,你的風採如同晴朗的風吹拂著香草。 你手持琴爲我彈奏,那清脆悅耳的音樂震驚了我的耳朵。 和諧悅耳,如同鳳鸞的鳴叫,深遠地傳達著古代聖賢的道理。 希望將來你能遇到知音,縯奏《流水》時不再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琴士李忠禮的才華和高潔品質,通過描繪他在湘江邊的風採和琴藝,表達了對其深深的敬仰。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光風曄蘭芷”形容其風採,“雍雍鳳鸞聲”比喻其音樂之美,以及“奏流水”暗示其琴藝之高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音樂和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