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

· 孫蕡
南京自古說豪雄,遠勝秦中與洛中。 吳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遠朝東。 秦淮水入丹陽郭,北固城連六代宮。 岌嶪石頭如踞虎,逶迤鍾嶽似盤龍。 龍樓鳳閣天中起,萬戶千門霄漢裏。 太乙勾陳紫極通,翔鸞舞鶴珠峯峙。 卻日觚棱駕寥廓,行空複道侵箕尾。 仙掌銅盤玉作流,靈芝華蓋霞爲綺。 華蓋靈芝粲綺霞,御橋金水正當衙。 五門彩旭朝天仗,馳道香風散日華。 細柳千章爭拂地,嬌鶯百囀競啼花。 紫電龍光飛武庫,雕甍甲第列侯家。 侯家卿相真才彥,玉筍蟬聯奉天殿。 屈宋摛文入石渠,韓黥耀武專方面。 黃閣承恩宣雨露,烏臺執法行霜霰。 環佩聲清散早朝,葡萄酒綠沾春宴。 春宴春風坐百花,歸來里巷斗香車。 金張富貴人爭羨,王謝風流世共誇。 隱約商笳隨赤羽,葳蕤大纛映彤牙。 盤陀寶校光前導,組絡鳴鑣隘狹斜。 狹斜西下通三市,紫霧紅塵拂天起。 南陌東廂馬似龍,烏衣朱雀人如蟻。 爭看買珠輕薄兒,亦訝探丸遊俠子。 猶懷鳳台醉李白,無復新亭泣周顗。 井傍美人悲麗華,道上行人譚結綺。 結綺臨春總可憐,龍河一帶但寒煙。 天界叢林開象魏,冶亭高閣豔神仙。 神仙盡是蓬瀛侶,更畫秦臺玉簫女。 渺渺青鸞月下來,飄飄綵鳳雲中舉。 別有青樓大道旁,煙花萬樹儼成行。 飛瓊嫋嫋翠羅袖,小玉峨峨紅粉妝。 小玉飛瓊兩少年,清歌妙舞鬥嫣妍。 舞態盤迴芳樹底,歌喉宛轉落花前。 彩雲作雨朝朝合,璧月流光夜夜圓。 朝朝暮暮長如此,秋月春花若流水。 去歲今年景不殊,南來北去人相似。 生綠羅屏遮上客,流蘇帳暖邀公子。 爛漫三春錦繡城,空濛一片笙歌市。 繁華佳麗樂無邊,我獨胡爲困一廛。 已似揚雄棲白屋,還如司馬臥文園。 誰將積業三千牘,換取揚州十萬纏。 桃李風前歌扇底,看花騎馬過年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岌嶪 (jí yè):高聳的樣子。
  • 逶迤 (wēi yí):曲折綿延的樣子。
  • 觚棱 (gū léng):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性棱角。
  • 箕尾 (jī wěi):星宿名,指箕宿和尾宿。
  • (méng):屋脊。
  • 蟬聯 (chán lián):連續不斷。
  • (fǔ):古代禮服上繡的黑白相間的花紋。
  • 葳蕤 (wēi ruí):茂盛的樣子。
  • (dào):古代軍隊中的大旗。
  • 彤牙 (tóng yá):紅色的牙旗。
  • 盤陀 (pán tuó):曲折迴旋的樣子。
  • 組絡 (zǔ luò):連結,絡繹。
  • 鳴鑣 (míng biāo):馬銜上的響鈴。
  • 狹斜 (xiá xié):狹窄的小巷。
  • 璧月 (bì yuè):圓月,比喻美好。
  • 流蘇 (liú sū):一種裝飾物,常用於帳幔或衣物邊緣。
  • 空濛 (kōng méng):形容景色朦朧不清。
  • (chán):古代城市中的住宅區。
  • 揚雄 (yáng xióng):西漢文學家。
  • 司馬 (sī mǎ):古代官職名,此處指司馬相如,西漢文學家。
  • 文園 (wén yuán):指文學的園地。

翻譯

南京自古以來就以豪雄著稱,遠勝過秦中和洛中。吳越的千山高聳向北,巴江的水道遠遠朝東。秦淮河水流入丹陽城,北固城與六代宮相連。高聳的石頭像蹲伏的虎,曲折的鐘山像盤旋的龍。龍樓鳳閣在天中聳立,萬戶千門在雲霄中。太乙和勾陳與紫極相通,翔鸞舞鶴在珠峯峙立。卻日觚棱駕着寥廓,行空複道侵入箕尾星宿。仙掌銅盤玉作流,靈芝華蓋霞爲綺。華蓋靈芝粲綺霞,御橋金水正當衙。五門彩旭朝天仗,馳道香風散日華。細柳千章爭拂地,嬌鶯百囀競啼花。紫電龍光飛武庫,雕甍甲第列侯家。侯家卿相真才彥,玉筍蟬聯奉天殿。屈宋摛文入石渠,韓黥耀武專方面。黃閣承恩宣雨露,烏臺執法行霜霰。環佩聲清散早朝,葡萄酒綠沾春宴。春宴春風坐百花,歸來里巷斗香車。金張富貴人爭羨,王謝風流世共誇。隱約商笳隨赤羽,葳蕤大纛映彤牙。盤陀寶校光前導,組絡鳴鑣隘狹斜。狹斜西下通三市,紫霧紅塵拂天起。南陌東廂馬似龍,烏衣朱雀人如蟻。爭看買珠輕薄兒,亦訝探丸遊俠子。猶懷鳳台醉李白,無復新亭泣周顗。井傍美人悲麗華,道上行人譚結綺。結綺臨春總可憐,龍河一帶但寒煙。天界叢林開象魏,冶亭高閣豔神仙。神仙盡是蓬瀛侶,又畫秦臺玉簫女。渺渺青鸞月下來,飄飄綵鳳雲中舉。別有青樓大道旁,煙花萬樹儼成行。飛瓊嫋嫋翠羅袖,小玉峨峨紅粉妝。小玉飛瓊兩少年,清歌妙舞鬥嫣妍。舞態盤迴芳樹底,歌喉宛轉落花前。彩雲作雨朝朝合,璧月流光夜夜圓。朝朝暮暮長如此,秋月春花若流水。去歲今年景不殊,南來北去人相似。生綠羅屏遮上客,流蘇帳暖邀公子。爛漫三春錦繡城,空濛一片笙歌市。繁華佳麗樂無邊,我獨胡爲困一廛。已似揚雄棲白屋,還如司馬臥文園。誰將積業三千牘,換取揚州十萬纏。桃李風前歌扇底,看花騎馬過年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京的繁華景象和歷史底蘊,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南京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詩中,「岌嶪石頭如踞虎,逶迤鍾嶽似盤龍」等句,以誇張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南京的地理特徵。同時,通過對南京歷史文化的回顧,如「龍河一帶但寒煙」、「天界叢林開象魏」,表達了對南京深厚文化底蘊的讚美。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闊,情感深沉,既是對南京的頌歌,也是對歷史的緬懷。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