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文淵學士吳公

· 孫蕡
翰苑摛文沐寵多,又升近侍在鑾坡。 讜言屢進分香日,直筆常濡太液波。 入相內廷稱褚亮,薦賢當路說常何。 獨憐落職東遷客,遠道西風鬢欲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翰苑:翰林院的別稱,指文學之士聚集的地方。
  • 摛文:揮灑文采,指寫作。
  • 沐寵:受到寵愛或賞識。
  • 鑾坡:古代皇帝的御道,這裏指皇帝身邊。
  • 讜言:直言,正直的言論。
  • 直筆:直接書寫,指公正無私地記錄歷史。
  • 太液:指皇宮中的太液池,這裏比喻皇宮。
  • 褚亮:人名,唐代宰相,以賢能著稱。
  • 常何:人名,唐代官員,以推薦賢才著稱。
  • 落職:失去官職。
  • 東遷客:指被貶謫到東方的官員。
  • 鬢欲皤:鬢髮即將變白,形容年老。

翻譯

在翰林院揮灑文采,受到的寵愛頗多,如今又升爲近侍,站在皇帝的御道旁。 多次進獻正直的言論,在分香的日子裏,公正地記錄歷史,筆尖常沾太液池的水。 在內廷被譽爲像褚亮一樣的賢相,推薦賢才,被比作常何。 唯獨憐憫那些失去官職,被貶謫到遠東的官員,他們在西風中,鬢髮即將變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吳公的敬仰與對失意官員的同情。詩中,「翰苑摛文」與「升近侍」描繪了吳公的文學才華與政治地位,而「讜言屢進」與「直筆常濡」則突顯其正直與忠誠。後兩句通過對「褚亮」與「常何」的比喻,讚揚了吳公的賢能與薦賢之功。結尾的「獨憐落職東遷客」則流露出對失意官員的深切同情,展現了詩人的人文關懷。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