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縣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 孫蕡
每愛華顛杜曲翁,登臺此日對西風。 吟邊菊蕊盈頭白,醉裏茱萸潑眼紅。 故國音書憑去雁,殊方節物嘆飄蓬。 風流擬欲追千古,寥落誰憐賦未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虹縣:地名,今安徽省泗縣。
  • 華顛:指頭髮花白。
  • 杜曲翁:指唐代詩人杜甫,因其晚年居住在長安杜曲,故稱。
  • 茱萸:一種植物,古時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 潑眼:形容色彩鮮明,引人注目。
  • 殊方:異域,他鄉。
  • 飄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風流:此處指文學才華。
  • 寥落:稀少,冷落。

翻譯

我常常敬仰那位頭髮花白的杜甫老翁,今日登上高臺,迎着西風。 吟詠中,菊花的花蕊似乎盈滿了我的白髮,酒醉中,茱萸的紅色如此鮮明,令人目眩。 故鄉的消息只能依靠南飛的大雁傳遞,身處異鄉,感嘆節日的飄泊無依。 我試圖追尋千古的風流,但文學的才華似乎寥寥無幾,誰又能理解我的詩作尚未精工?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孫蕡在異鄉重陽節登高時的感慨。詩中,「華顛杜曲翁」與「菊蕊盈頭白」相映成趣,既表達了對杜甫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的年歲已高。通過「茱萸潑眼紅」和「故國音書憑去雁」的對比,詩人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漂泊生活的無奈。結尾的「風流擬欲追千古,寥落誰憐賦未工」則透露出詩人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自我懷疑和對時代風氣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文學的深刻思考。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