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揚州懷蕭太守惟一二首

· 孫蕡
二十四橋春水波,東風楊柳客船過。 關心往事成陳跡,照眼花枝奈老何。 狂客此時全錯落,紫騮無狀玉盤陀。 淡雲芳草繁華地,不道遊人感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十四橋:揚州的著名景點,此處泛指揚州的橋樑。
  • 錯落:形容心情或行爲失常。
  • 紫騮:指紫色的駿馬。
  • 玉盤陀:形容馬行不穩的樣子。

翻譯

揚州的二十四橋下,春水泛起漣漪,東風輕拂着楊柳,客船緩緩駛過。 回憶往事,一切都已成陳跡,眼前盛開的花朵,也只能無奈地面對老去的現實。 此時此刻,狂放的客人心情全然錯亂,紫色的駿馬行走不穩,如同玉盤上的陀螺。 在這繁華之地,淡雲與芳草交相輝映,卻不知遊人心中感慨萬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揚州春日的景色,通過「二十四橋」、「春水波」、「東風楊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江南春景圖。詩中「往事成陳跡」、「照眼花枝奈老何」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後兩句則通過「狂客錯落」、「紫騮玉盤陀」等形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紛亂與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揚州春景的獨特感受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