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請告歸次黎城阻雨

孤城沾宿雨,旅客困徵蹄。 冀北音難至,齊東望轉迷。 金風入夜肅,蛩韻趁人低。 留滯中山道,式微弔古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東:地名,今山西省一帶。
  • 請告:請求告假。
  • :停留。
  • 黎城:地名,今山西省黎城縣。
  • 阻雨:因雨受阻。
  • 旅客:旅行的人。
  • 徵蹄:旅途中的馬蹄聲,比喻旅行的艱辛。
  • 冀北:地名,指今河北省北部。
  • 音難至:消息難以傳到。
  • 齊東:地名,指今山東省東部。
  • 望轉迷:望向遠方,視線變得模糊。
  • 金風:秋風。
  • 蛩韻:蟋蟀的叫聲。
  • 趁人低:隨着人的心情變得低落。
  • 留滯:停留,滯留。
  • 中山道:地名,指今河北省定州市一帶。
  • 式微:衰落,衰微。
  • 弔古黎:憑弔古時的黎城。

翻譯

孤立的城池被夜雨沾溼,旅人因旅途的艱辛而困頓。 冀北的消息難以傳到,向東望去,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秋風在夜晚顯得格外肅殺,蟋蟀的叫聲隨着人的心情變得低沉。 停留在這中山的道路上,我憑弔着古時的黎城,感嘆其衰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寂與無奈。詩人在雨中停留於黎城,感受到旅途的艱辛與消息的隔絕,秋風與蟋蟀的叫聲更增添了淒涼的氛圍。通過「冀北音難至,齊東望轉迷」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渴望與迷茫,而「留滯中山道,式微弔古黎」則抒發了對古時黎城的懷念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深刻體驗和對歷史的沉思。

畢自嚴

畢自嚴

明山東淄川人,字景曾。萬曆二十年進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時,官至太僕卿。天啓元年,遼陽陷落,廷議加強海防,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天津。在任設鎮海諸營,用戚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戶部尚書,以忤魏忠賢引疾歸。崇禎初起戶部尚書,條上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獄,未幾得釋。致仕卒。有《石隱園藏稿》。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