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怨
妾昔初入昭陽時,橫雲學得內家眉。
風鬟霧鬢在君側,長恃娉婷不自持。
侍宴前樓春爛熳,承歡別殿夜逶迤。
西涼絃索龍香撥,北苑葡萄金屈卮。
一從寵薄恩光歇,長門永巷喧呼絕。
斗帳香銷豆蔻垂,舞裙寬褪丁香結。
熏籠夕倚瑣窗雨,羅襪秋凌玉階月。
悽迷夢醒心似灰,零亂憂來涕如雪。
橫塘浦口大堤邊,女伴年年憶採蓮。
雙飛翡翠渾如畫,並蒂芙蓉只似仙。
傍舍誰吟白華曲,下堂長詠綠衣篇。
君恩若許重相惜,缺月清光應再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雲:形容眉毛如橫臥的雲彩,指畫眉的一種技法。
- 風鬟霧鬢:形容女子頭髮的美麗,風中的髮髻,霧中的鬢髮。
- 娉婷: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逶迤:曲折綿延的樣子。
- 西涼絃索:指西涼地區的絃樂器。
- 龍香撥:一種彈奏絃樂器的工具。
- 北苑葡萄:指北苑產的葡萄,可能是指葡萄美酒。
- 金屈卮:金制的酒杯。
- 長門永巷:指宮中的長門和永巷,這裏比喻失寵後的冷宮。
- 斗帳:小帳幕,這裏指女子的牀帳。
- 豆蔻:比喻少女。
- 丁香結:比喻愁思或情結。
- 熏籠:用來薰香的籠子。
- 瑣窗:雕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 悽迷:形容景色模糊或心情迷茫。
- 零亂:雜亂無序。
- 橫塘:地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 浦口:河流入海口或河口。
- 大堤:堤壩。
- 翡翠:鳥名,這裏比喻美麗的女子。
- 並蒂芙蓉:兩朵荷花並生一蒂,比喻恩愛夫妻或戀人。
- 白華曲:古代樂府詩題,內容多表達哀怨之情。
- 綠衣篇:《詩經·邶風》中的一篇,表達女子失寵後的哀怨。
- 缺月:不圓的月亮,比喻不圓滿的事物。
翻譯
我曾初入昭陽宮時,學得如橫臥雲彩般的內家眉妝。在君王身邊,我風姿綽約,頭髮如風中的髮髻,霧中的鬢髮,長久以來依靠着我的美貌,不自覺地自持。在春光明媚的前樓侍宴,夜晚在別殿承歡,時光曲折綿延。彈奏着西涼的絃樂器,用龍香撥,品嚐着北苑的葡萄美酒,用金制的酒杯。自從寵愛減少,恩光消歇,長門和永巷的喧囂也絕跡了。小帳幕中的香已銷,豆蔻年華的少女垂下了頭,舞裙寬鬆,丁香結般的愁思也解開了。夕靠着熏籠,窗外是連綿的雨,秋夜中,羅襪在玉階上踏着月光。迷茫中夢醒,心如死灰,憂愁來時,淚如雪下。在橫塘浦口的大堤邊,女伴們年年回憶採蓮的情景。雙飛的翡翠鳥如同畫中,並蒂的荷花只似仙境。旁邊有人吟唱着白華曲,我卻在下堂長吟綠衣篇。如果君恩能夠重新珍惜,那麼不圓滿的月亮也將再次圓滿,清光再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宮中女子從得寵到失寵的心路歷程,通過對比她昔日榮華與今日淒涼,表達了深切的哀怨與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橫雲學得內家眉」、「風鬟霧鬢在君側」等,展現了女子昔日的美麗與得寵。而後轉爲「長門永巷喧呼絕」、「悽迷夢醒心似灰」等句,深刻描繪了她的失寵與孤獨。結尾處「君恩若許重相惜,缺月清光應再圓」則透露出她對君恩重燃的渴望與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明代詩歌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