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彬四首

· 孫蕡
蟾溪溪頭春水生,故人卜築茅堂清。 開門雨過芳樹綠,對酒風來幽鳥鳴。 我纏薄宦去鄉國,君亦久客留天京。 未知何日遂歸計,重結漁郎鷗鷺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蟾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應爲作者友人高彬的居住地。
  • 卜築:選擇地點建造房屋,這裏指高彬選擇在蟾溪建房居住。
  • 薄宦:指官職低微,仕途不順。
  • 天京:指京城,這裏可能指明朝的都城南京。
  • 漁郎鷗鷺盟:比喻隱居生活,與漁夫、鷗鷺爲伴,遠離塵囂。

翻譯

蟾溪的溪頭春水涌動,故人高彬在那裏選擇了一個清靜的地方建起了茅屋。雨過天晴,門前的芳樹綠意盎然,微風帶着酒香,幽靜的鳥鳴聲傳來。我因爲官職低微而離開故鄉,而你也長久地客居在京城。不知道何時我們才能實現歸隱的計劃,重新與漁夫和鷗鷺結爲盟友,過上隱居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高彬的思念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對蟾溪春景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與作者和友人當前的仕途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末句「未知何日遂歸計,重結漁郎鷗鷺盟」更是深刻表達了作者對迴歸自然、遠離塵囂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於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