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灘

· 孫蕡
五城一別三千里,孤棹重經十八灘。 拍岸怒濤雷噴薄,橫江亂石鐵巉巖。 天陰紫蜃籠商軸,夜冷蒼龍吼劍關。 猶記平南諸將下,樓船此地凱歌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城:指五個城池,具體所指不詳。
  • 孤棹:孤舟,獨自一人的船。
  • 十八灘:地名,指十八個險灘,具體位置不詳。
  • 拍岸怒濤:形容海浪猛烈地拍打岸邊。
  • 雷噴薄:形容聲音大如雷鳴,氣勢磅礴。
  • 鐵巉巖:形容岩石堅硬如鐵,險峻。
  • 紫蜃:傳說中的海市蜃樓,這裏形容天色陰沉。
  • 商軸:古代指天文學中的黃道,這裏可能指天空。
  • 蒼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裏可能指夜間的某種聲音或景象。
  • 劍關:險要的關口,比喻形勢嚴峻。
  • 樓船:古代的大型戰船。

翻譯

自從離開五城已有三千里,我獨自乘船再次經過這十八個險灘。 海浪如雷鳴般猛烈地拍打岸邊,江中的亂石堅硬險峻。 天色陰沉,彷彿有紫色的海市蜃樓籠罩着天空,夜晚寒冷,彷彿有蒼龍在劍關吼叫。 我仍然記得平定南方的將領們,他們的樓船就是在這裏凱旋而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孫蕡獨自乘船經過十八灘的情景,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歷史回憶,展現了旅途的艱險與歷史的厚重。詩中「拍岸怒濤雷噴薄,橫江亂石鐵巉巖」生動描繪了江河的險峻,而「天陰紫蜃籠商軸,夜冷蒼龍吼劍關」則通過神話色彩的描繪增添了詩的神祕感。最後兩句回憶歷史,表達了詩人對過往英雄事蹟的緬懷。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