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觀察益卿過訪

衡宇飛花暮不扃,傳呼車馬到林坰。 何來海嶽稱同調,是處乾坤問獨醒。 一水近拖揚子白,千山遙墜夜郎青。 莫言寂寞揚雄臥,旌節分明駐草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宇:簡陋的房屋。
  • 飛花:飄落的花瓣。
  • 暮不扃:傍晚時門未關閉。
  • 傳呼車馬:傳令使車馬到來。
  • 林坰:郊外的樹林。
  • 海嶽:指高大的山嶽,這裡比喻來訪者的高大形象。
  • 同調:志趣相投。
  • 乾坤:天地。
  • 獨醒:獨自清醒,指與衆不同的見解。
  • 敭子:指敭子江,即長江。
  • 夜郎:古地名,今貴州一帶,這裡泛指遙遠的山區。
  • 寂寞敭雄臥:比喻自己像敭雄一樣孤獨地隱居。
  •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杖,代表權威和身份。
  • 草亭:簡陋的亭子。

繙譯

簡陋的房屋旁,花瓣在傍晚時分飄落,門未關閉,傳令使車馬來到了郊外的樹林。 是哪位高大的山嶽般的人物,與我志趣相投,在這個天地間,他有著與衆不同的見解。 一條水流近処拖曳著長江的白色波濤,遠処的群山倣彿墜入了夜郎的青翠之中。 不要說我像敭雄一樣孤獨地隱居,因爲那代表權威和身份的旌節分明駐紥在這簡陋的亭子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簡陋居所中的一次意外訪客,通過對比自然景色的壯濶與居所的簡樸,表達了詩人對來訪者高遠志趣的贊賞以及對自己隱居生活的自得。詩中“海嶽稱同調”展現了來訪者的不凡,而“寂寞敭雄臥”則躰現了詩人的自謙與自得其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