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知淮甸張公以崇正書院志屬餘校定且命賦詩寄以七言一律

畫棟雕甍越嶺前,摳趨名跡儼羣賢。 宮牆百尺星辰聚,俎豆千齡日月懸。 絕學龜鳧留正統,遺經龍馬識真傳。 衣冠夾路甘棠化,絕勝文翁治蜀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蓡知:蓡與琯理。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區。
  • 崇正書院:一所書院的名字,可能位於淮甸。
  • 畫棟雕甍:形容建築物的華麗,畫棟指彩繪的棟梁,雕甍指雕刻的屋脊。
  • 越嶺前:越過山嶺之前,這裡可能指書院的地理位置。
  • 摳趨:急切追求。
  • 名跡:著名的遺跡或文物。
  • 儼群賢:莊重地聚集了許多賢人。
  • 宮牆百尺:形容書院建築高大。
  • 星辰聚:比喻人才濟濟。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裡指書院的祭祀活動。
  • 千齡:千年,極言時間之長。
  • 日月懸:比喻書院的聲譽和影響長久不衰。
  • 絕學:指失傳的學問。
  • 龜鳧: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可能指古代的學問。
  • 正統:指正確的傳承。
  • 遺經:指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典。
  • 龍馬: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可能指古代的學問。
  • 真傳:真正的傳承。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這裡代指士人。
  • 夾路:沿路。
  • 甘棠化:甘棠是一種樹,古代有“甘棠之化”的說法,指教化之功。
  • 文翁: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 治蜀年:指文翁在蜀地的治理時期。

繙譯

在淮河流域的平原上,有一所名爲崇正的書院,它的建築華麗,越過山嶺就能看到。這裡急切追求著著名的遺跡和文物,莊重地聚集了許多賢人。書院建築高大,如同百尺宮牆,人才濟濟如同星辰聚集。書院的祭祀活動和聲譽影響長久不衰,如同日月懸掛。這裡傳承著失傳的學問,如同古代的龜鳧和龍馬,保持著正確的傳承和真正的經典。士人們沿路聚集,享受著書院的教化之功,這比文翁在蜀地的治理時期還要繁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崇正書院的莊嚴與繁榮,通過華麗的建築、聚集的賢人、高大的宮牆、人才的聚集、長久的聲譽和影響等意象,展現了書院的文化底蘊和教育成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星辰聚”、“日月懸”等,增強了語言的藝術傚果。同時,通過對古代學問的傳承和教化之功的贊美,表達了對書院教育的崇高敬意。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