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梵筵(fàn yán):佛教的宴席。
- 壇空:指壇上無人,空曠。
- 鉢與龍俱臥:鉢,僧人的飯碗;龍,指傳說中的龍,這裏可能指龍形的裝飾或象徵。
- 燈將虎並傳:燈,指佛前的燈;虎,可能指虎形的裝飾或象徵。
- 真如(zhēn rú):佛教術語,指事物的真實本質或本性。
- 青蓮:佛教中常用來比喻清淨無染的心境。
翻譯
白馬何時來到,名山敞開了佛教的宴席。 壇上空無一人,諸佛似乎降臨;洞中古樸,一位僧人在禪定。 僧人的飯碗與龍形裝飾一同靜臥,佛前的燈與虎形裝飾一同傳承。 真正的本質只有自己能體會,誰會來詢問那清淨無染的心境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的佛教聖地景象,通過「白馬」、「梵筵」、「壇空」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鉢與龍俱臥,燈將虎並傳」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同時寓意深遠,表達了佛教中物我兩忘、心境清淨的境界。結尾的「真如祗自得,誰爲問青蓮」更是深化了這種超然物外、自得其樂的禪意,展現了詩人對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