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郭方伯沈侍御李祠部金大參招集祐聖道館四首

駿骨燕臺事有無,看花重入舊玄都。 談詩客豈唐供奉,作賦人俱漢大夫。 築畔虹飛滄海近,毫端霞起赤城孤。 何須遠締平原約,到處黃公是酒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駿骨:指駿馬的骨骼,比喻傑出的人才。
  • 燕台:古代燕國的台,後泛指燕地,這裡指燕昭王招賢納士的地方。
  • 玄都:道教中指仙境,這裡比喻美好的地方。
  • 供奉:指在宮廷中供職的文人。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這裡比喻仙境或高遠之地。
  • 平原約:指平原君與門客的約定,比喻深厚的友情。
  • 黃公:指黃公酒罏,古代著名的酒家,這裡泛指酒館。

繙譯

駿馬的骨骼在燕台是否真的存在,如今我們重訪這花開的仙境。談論詩歌的人難道衹有唐朝的供奉嗎?作賦的人都是漢朝的大夫。築邊的虹橋飛越近処的滄海,筆尖上霞光陞起,赤城孤立。何須遠赴平原君的約定,到処都有黃公的酒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夏日集會的場景,通過對駿骨、燕台、玄都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曏往。詩中“談詩客豈唐供奉,作賦人俱漢大夫”一句,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自豪與自信。結尾的“何須遠締平原約,到処黃公是酒罏”則流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豁達的人生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