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在明使長沙

西風遙夜起長楊,使節翩翩下建章。 淮海帆檣飛夢澤,楚天城郭出瀟湘。 心搖桂樹筵中月,夢繞梅花笛裏霜。 宋玉臺邊芳草盡,幾從秋色吊襄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遙夜:長夜。
  • 長楊:漢宮名,這裡泛指宮殿。
  • 使節:指出使的官員。
  • 翩翩:形容擧止輕盈、優雅。
  • 建章:漢宮名,這裡泛指宮殿。
  •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海濱地區。
  • 帆檣:船帆和桅杆,代指船衹。
  • 夢澤:指洞庭湖,古代稱雲夢澤。
  •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湖南、湖北一帶。
  • 瀟湘:瀟水和湘水,代指湖南地區。
  • 桂樹:象征著高潔和美好。
  • 筵中月:宴蓆上的月光,比喻美好的氛圍。
  • 梅花笛裡霜:梅花和笛聲中的寒霜,形容淒涼的氛圍。
  •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
  • 襄王:指楚襄王,宋玉曾爲其作賦。

繙譯

長夜西風在宮殿中吹拂,使節的身影優雅地從建章宮降下。 淮海地區的船衹在夢澤上飛馳,楚地的城郭在瀟湘之地顯現。 宴蓆上的月光照耀著桂樹,夢境中梅花與笛聲中的寒霜交織。 宋玉台邊的芳草已經凋零,我多次在鞦色中憑吊襄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使節出使長沙的情景,通過“西風遙夜”、“使節翩翩”等詞句,展現了使節的威儀和旅途的艱辛。詩中“淮海帆檣飛夢澤,楚天城郭出瀟湘”描繪了旅途中的壯濶景象,而“心搖桂樹筵中月,夢繞梅花笛裡霜”則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旅途的孤寂。結尾的“宋玉台邊芳草盡,幾從鞦色吊襄王”則借古喻今,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關切和對歷史的感慨。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