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金公應照令吾邑凡後先六載清風卓操絕代無倫黌士慕其遺愛將舉祀名宦不佞恭竊門下敬賦二章

當年武城令,故國近三吳。 睿識懸冰鑑,清標瑩玉壺。 琴遺何處鶴,舄化異時鳧。 磊落循良傳,千秋更有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郡:古代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
  • 金公:對金姓官員的尊稱。
  • 應照:指金公的名字或字號。
  • :古代的行政區劃,相當於現在的縣。
  • 六載:六年。
  • 清風卓操:指金公的清廉和卓越的操守。
  • 絕代無倫:形容金公的品德和才能在當時無人能比。
  • 黌士:指學校的學子。
  • 遺愛:指金公留下的恩惠和影響。
  • 舉祀:舉行祭祀。
  • 名宦:有名望的官員。
  • 不佞:自謙之詞,意爲不才。
  • 門下:指受教於某人門下。
  • 睿識:高明的見識。
  • 懸冰鑑:比喻清廉如冰,明察秋毫。
  • 清標:清高的標準或典範。
  • 瑩玉壺:比喻品德純潔如玉。
  • 琴遺何處鶴:比喻金公離去後,他的高雅情操無人繼承。
  • 舄化異時鳧:比喻金公的政績和影響超越時代。
  • 磊落:正直坦率。
  • 循良傳:指記載清廉官員事蹟的傳記。
  • 千秋:千年,比喻時間長久。

翻譯

當年在武城擔任縣令的金公,他的故鄉靠近三吳地區。他具有高明的見識,如同懸掛的冰鑑一般清廉明察,他的清高標準和典範如同瑩玉壺一般純潔。他的高雅情操如同遺失的琴和離去的鶴,他的政績和影響則如同超越時代的舄化異時鳧。他的正直坦率在循良傳中被記載,千秋之後,還有誰能比得上他呢?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金公的清廉、高潔和卓越的政績。通過比喻和象徵,詩人描繪了金公的品德和影響,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詩中「懸冰鑑」、「瑩玉壺」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金公的清廉和高潔,而「琴遺何處鶴」、「舄化異時鳧」則深刻地表達了金公離去後的空缺和他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金公的非凡品格和詩人對他的深厚情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