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鄧太翁兼唁遠遊明府四首

此夕仙槎逝,當年宦轍回。 鬆猶彭澤撫,木已豫章頹。 獻賦名空藉,修文業未摧。 祇應豐獄底,劍色謝風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仙槎:神話中能乘往天河的船。這裏比喻鄧太翁去世,如同乘船去了天界。
  • 宦轍:指官吏的任職經歷。
  • 彭澤:指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這裏用以比喻鄧太翁的清廉和賢能。
  •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帶。這裏比喻鄧太翁的去世,如同豫章的樹木倒塌。
  • 獻賦:指向朝廷獻上的文學作品,這裏指鄧太翁的文學成就。
  • 修文:指修習文學,這裏指鄧太翁的文學修養。
  • 豐獄:即豐都,傳說中的陰間地府。
  • 劍色:指劍的光芒,這裏比喻鄧太翁的精神和影響力。

翻譯

在這個夜晚,仙槎已經遠去,而你當年的官職經歷也已迴轉。 你的品德如同陶淵明般清廉,但你的去世如同豫章的樹木倒塌。 你的文學成就雖然空有名聲,但你的文學修養並未被摧毀。 只有在豐都的底層,你的劍光才能謝絕風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鄧太翁去世的哀悼之情,同時讚揚了他的清廉、賢能和文學成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仙槎」、「彭澤」、「豫章」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鄧太翁的形象和影響。最後兩句則通過「豐獄底」和「劍色」的意象,表達了對鄧太翁精神和影響力的永恆懷念。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