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孔暘以乃翁自號竹隱因作亭曰依隱走冊索餘賦詩
淇水何年卜素封,依然丈室寄遐蹤。
高枝逼漢曾棲鳳,新籜連雲更臥龍。
色照西山青萬疊,影搖南浦綠千重。
清吟不訝王猷傲,藍輿何妨日過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孫孔暘:人名,王孫孔暘。
- 乃翁:你的父親。
- 竹隱:以竹爲隱,指在竹林中隱居。
- 依隱:依靠隱居之地。
- 走冊:走動,此處指請求。
- 卜素封:卜,選擇;素封,指清淨的居所。
- 丈室:指簡陋的居室。
- 遐蹤:遠去的蹤跡,指隱居的生活。
- 高枝逼漢:高枝,高大的樹枝;逼漢,接近天空。
- 曾棲鳳:曾經有鳳凰棲息,比喻高貴或吉祥。
- 新籜:新竹筍。
- 連雲:與雲相連,形容高大。
- 臥龍:比喻隱居的賢才。
- 西山:山名,此處泛指西邊的山。
- 青萬疊:青翠重疊,形容山色。
- 南浦:南面的水邊,泛指水邊。
- 綠千重:綠色重重,形容水色。
- 清吟:清雅的吟詠。
- 王猷傲:王猷,人名,此處指王孫孔暘的父親;傲,傲慢,此處指超然物外。
- 藍輿:藍布覆蓋的車,指簡樸的車。
- 日過從:日常往來。
翻譯
王孫孔暘,你的父親自號竹隱,因此建造了一座名爲「依隱」的亭子,四處走動請求我賦詩。
淇水邊,何時選擇了一片清淨的居所,依然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寄託着你父親隱居的遠大志向。 高大的樹枝幾乎觸及天空,曾有鳳凰棲息,新生的竹筍與雲相連,更有隱居的賢才。 竹色映照着西山青翠重疊,影搖南浦,綠色重重。 清雅的吟詠,不驚訝於你父親的傲然超脫,簡樸的車子,何妨日常往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孫孔暘父親隱居生活的景象,通過「淇水」、「丈室」、「高枝」、「新籜」等意象,展現了隱居地的清幽與高遠。詩中「曾棲鳳」、「臥龍」等詞,既讚美了隱居地的高貴與吉祥,也暗喻了隱居者的賢德。結尾的「清吟」、「藍輿」則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與尊重,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