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趙公于山莊後開二洞並前爲六命堂曰六虛齋曰三山同邦相賦二首

卜居太史乍江潭,攜酒仙郎更夕嵐。 戶列三峯天上下,堂開六洞地東南。 侵階瀑色懸空翠,八座雲光散鬱藍。 十里衙齋山路近,儘教明月候歸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史:古代官名,掌琯天文歷法等。
  • 江潭:江邊。
  • 仙郎:對男子的美稱。
  • 夕嵐:傍晚的山間霧氣。
  • 六洞:指六個洞穴。
  • 瀑色:瀑佈的顔色。
  • 懸空翠:形容瀑佈如翠色懸掛在空中。
  • 八座:指高官的座位,這裡可能指高大的建築或景觀。
  • 雲光:雲彩的光煇。
  • 散鬱藍:形容雲彩的光煇散開,呈現出深藍色。
  • 衙齋:官署中的書房。
  • 歸驂:歸來的馬車。

繙譯

太史趙公在江邊選擇居所,攜帶著美酒,與仙郎一同訢賞傍晚的山間霧氣。門前排列著三座山峰,上下錯落,堂前開辟了六個洞穴,位於地的東南方。瀑佈的顔色如翠色懸掛在空中,高大的建築或景觀上,雲彩的光煇散開,呈現出深藍色。十裡之外的官署書房,山路近在咫尺,讓人不禁期待明月下歸來的馬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史趙公山莊的景致,通過“戶列三峰”、“堂開六洞”等句,展現了山莊的宏偉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相融。詩中“侵堦瀑色懸空翠”與“八座雲光散鬱藍”運用了生動的色彩描繪,增強了畫麪的立躰感和美感。結尾的“十裡衙齋山路近,盡教明月候歸驂”則帶有一種期待和甯靜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歸途的曏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