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吳太學母七秩

紫色朝臨玳瑁筵,斑衣垂手畫堂前。 雙金突兀高燕市,片玉熒煌映婺躔。 青鳥未歸天外使,蒼虯長逐地行仙。 簾前認我東方朔,一摘蟠桃又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玳瑁(dài mào):一種珍貴的動物,其皮毛呈現出紫色和藍色交替的花紋。
  • 斑衣(bān yī):斑斕的衣服。
  • 突兀(tū wù):高聳突出。
  • 熒煌(yíng huáng):明亮耀眼。
  • 婺躔(wù chán):指美麗的舞蹈。
  • 青鳥(qīng niǎo):傳說中的神鳥。
  • 蒼虯(cāng qiú):蒼老的龍。
  • 東方朔(dōng fāng shuò):古代神話中的人物,掌琯桃林。
  • 蟠桃(pán táo):神話中的仙果,象征長生不老。

繙譯

紫色的晨光灑在玳瑁色的蓆子上,身穿斑斕衣裳的人站在畫堂前。雙金飾高高聳立,明亮的玉石映照著美麗的舞姿。青鳥還未歸來,天外的使者,蒼老的龍一直在地上追逐仙人。簾前的人認出了我,東方朔,幾年過去了,又摘下了一顆蟠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華麗的場景,通過華麗的描寫展現了古代宮廷的繁華和神秘。詩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如玳瑁、青鳥、蒼虯、東方朔等,增加了詩歌的神秘感和仙氣。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仙境的曏往和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