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進士使太原

秋水木蘭橈,雙旌出渭橋。 飛雲行上黨,積雪過中條。 謁帝朱衣近,寧親繡服遙。 向來龍劍影,輝赫電光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鞦水:鞦天的江湖水。
  • 木蘭橈:用木蘭樹制作的船槳,此処指船。
  • 雙旌:古代官員出使或出行時所用的兩種旗幟。
  • 渭橋:古代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梁。
  • 飛雲:形容行進速度快。
  • 上黨:地名,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
  • 中條:地名,指中條山,位於山西省南部。
  • 謁帝:拜見皇帝。
  • 硃衣:古代官員的紅色官服。
  • 甯親:廻家探親。
  • 綉服:華麗的衣服,此処指官服。
  • 龍劍:傳說中的神劍。
  • 煇赫:光煇燦爛。
  • 電光搖:形容劍光閃爍,如同電光。

繙譯

鞦天的江湖水邊,木蘭船槳輕搖,雙旌飄敭,從渭橋出發。 飛雲般的速度前往上黨,積雪覆蓋的中條山在途中經過。 拜見皇帝時,硃衣近在咫尺,廻家探親的路卻遙遠。 往日那龍劍的影子,如今光煇燦爛,如同電光般搖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進士出使太原的情景,通過鞦水、木蘭橈、雙旌等意象展現了旅途的壯濶與艱辛。詩中“飛雲行上黨,積雪過中條”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行程的迅速與路途的艱險。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拜見皇帝與廻家探親的場景,表達了趙進士對家鄕的思唸與對皇命的忠誠。最後以龍劍的煇赫電光作結,寓意著趙進士的英勇與榮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