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嬌嬈

京洛何迢迢,紫衢通麗譙。 採桑誰氏子,不解意飄搖。 強腕折高枝,卑指攬柔條。 詎知枯殘日,不愛彼穠朝。 何當華堂上,麗瑟歌此謠。 此謠固君情,不移芳與彫。 吾將持贈子,聞是董嬌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京洛(jīng luò):指京都和洛陽,古代兩大重要城市。
  • 紫衢(zǐ qú):指紫色的大路。
  • 麗譙(lì qiáo):美麗的城邑。
  • 採桑(cǎi sāng):古代女子的一種勞作,採摘桑葉。
  • 飄搖(piāo yáo):搖曳不定。
  • 強腕(qiáng wàn):強壯的手腕。
  • 卑指(bēi zhǐ):柔弱的手指。
  • 攬(lǎn):拿取。
  • 枯殘(kū cán):乾枯凋謝。
  • 穠朝(nóng zhāo):美好的早晨。
  • 華堂(huá táng):指華麗的宮殿。
  • 麗瑟(lì sè):美麗的琴。
  • 此謠(cǐ yáo):這首歌謠。
  • 固(gù):堅定不移。

繙譯

京都和洛陽相距遙遠,紫色的大路通曏美麗的城邑。誰是在採桑的女子,她的心思搖擺不定。強壯的手腕折斷高処的樹枝,柔弱的手指摘取柔軟的嫩條。誰知道這些乾枯凋謝的日子,不喜歡那美好的早晨。何時能在華麗的宮殿上,用美麗的琴唱起這首歌謠。這首歌謠表達了主人的情感,堅定不移地珍愛著美好和精致。我將把這首歌謠送給你,讓你聽到董嬌嬈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採桑的場景,通過對女子的動作和心情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女子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強調了女子的柔美與堅靭之美,表達了對女子的傾慕之情。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優美,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女性的細膩觀察和贊美之情。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