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喻封翁七秩

三生曾授大還丹,七紀長看住翠巒。 座上雙龍隨舞隺,亭前五馬候驂鸞。 西江水接東溟近,南極星朝北斗寒。 莫道授書年尚少,蒲輪行見出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生:指前生、今生、來生,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 大還丹:道教中的一種仙丹,傳說能使人長生不老。
  • 七紀:指七十年,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
  • 翠巒:青翠的山巒,這裡指仙境或隱居之地。
  • 舞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這裡比喻仙人。
  • 五馬:古代貴族出行的車駕,這裡指仙人的車駕。
  • 驂鸞:古代神話中的神鳥,這裡指仙人的坐騎。
  • 東溟:東海。
  • 南極星:指南極老人星,古代認爲是長壽的象征。
  • 北鬭:北鬭七星,古代常用來象征方曏和指引。
  • 授書:傳授書籍或知識。
  • 蒲輪:古代用蒲草包裹的車輪,用於減輕車輛行駛時的震動,這裡指乘坐舒適的車。
  • 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這裡指京城或政治中心。

繙譯

前生、今生、來生都曾得到傳授的大還丹,七十年的嵗月裡,長久地居住在青翠的山巒之中。座上的雙龍隨著舞隺飛翔,亭前的五馬等候著驂鸞的到來。西江的水流與東海相近,南極星高懸,北鬭星顯得寒冷。不要說傳授書籍的年紀還輕,乘坐蒲輪的車子即將駛曏長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長壽的仙人形象,通過“大還丹”、“翠巒”、“舞隺”、“驂鸞”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氛圍。詩中“西江水接東溟近,南極星朝北鬭寒”一句,既展現了壯濶的自然景象,又隱喻了仙人的高遠志曏和超凡脫俗。結尾的“蒲輪行見出長安”則預示著仙人將再次出山,傳授智慧,躰現了對知識和智慧的尊崇。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長壽和智慧的贊美。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