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薴蘿女二首寄李生時秋試罷歸

娟娟薴蘿女,豔色明朝霞。 珊瑚被玉體,瓔珞相交加。 綺疏傍阿閣,高居臨狹斜。 朝披越臺錦,夕浣吳門紗。 一爲白雪言,清音浩無涯。 哀思激雲漢,行路鹹諮嗟。 寧知中腸怨,愁結紛如麻。 芳春倏已盡,白露漙蒹葭。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薴蘿(zhùluó):一種植物,葉子細長,可以織成布料。 珊瑚(shānhú):一種海洋生物,貝殼類動物的鈣質骨骼。 瓔珞(yīngluò):古代婦女佩戴在額上的裝飾品。 綺疏(qǐshū):華麗細密的樣子。 阿閣(ēgé):指宮殿中的樓閣。 越臺錦(yuètáijǐn):越繡制的錦緞。 吳門紗(wúménshā):吳地產的細薄絲織品。 雲漢(yúnhàn):古代指天上的星空。 蒹葭(jiānjiā):蘆葦。

翻譯

娟娟薴蘿女,容貌如早晨的霞光。 身披珊瑚,額戴瓔珞。 華麗的衣裙斜垂在樓閣旁邊,高高地坐在窄窄的斜臺上。 早晨穿着越繡的錦緞,晚上洗滌吳地產的細薄絲織品。 她的清脆聲音如同白雪般純淨,音調悠揚無窮盡。 哀思激盪在雲漢之間,行人路上無不感嘆嘆息。 誰知她內心的怨憤,憂愁交織如同紛亂的麻線。 美好的春天轉瞬即逝,白露灑在蘆葦上。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位容貌美麗的女子,她身着華麗的衣裙,佩戴着珊瑚和瓔珞,坐在高處俯瞰着風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嬌美和清麗。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女子容貌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人生無常的哀思。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情畫意,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