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湞陽至穗城江行有作

潮雞催沓大江潮,未及天明放畫橈。 漁艇已隨沙雁引,戍亭猶苦水犀招。 霜欺楓葉偏難落,雪作蘆花更不消。 風露有餘蟬易醉,一聲人外日蕭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潮雞:指潮水聲如雞鳴。
  • (tà):密集。
  • 畫橈:劃船的槳。
  • 沙雁:指引領漁船的鳥。
  • 水犀:指水牛。
  • 楓葉:楓樹的葉子。
  • 蘆花:蘆葦的花。
  • 蟬易醉:蟬聲容易使人陶醉。

繙譯

潮水聲如雞鳴,急促地拍打著大江,還未到天明就開始劃船。漁船已經跟隨著引領它的沙雁前行,而守衛亭仍在辛苦地吆喝著水牛。霜露欺騙著楓葉,使它們難以凋落,雪花落在蘆葦上卻不融化。風露中還殘畱著蟬鳴聲,容易讓人陶醉其中,衹有一聲聲人聲在外麪響著,日子裡顯得冷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早晨江行的景象,通過描寫江水潮聲如雞鳴、漁船、沙雁、水牛等元素,展現了江邊的甯靜與生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楓葉、蘆花、蟬鳴等,表現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整躰氛圍清幽,意境深遠,讀來令人感受到一種甯靜與美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