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天生攜家自代返秦

祝牧思偕隱,行行負戴難。 青霞悲自鬱,白首畏人看。 朔雪先花發,炎風到海寒。 雞鳴頻送爾,帶夢上徵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祝牧:指屈大均自己,祝牧是屈大均的字。
  • 思偕隱:思考著一起隱居。
  • 行行:不停地行走。
  • 負戴:古代的一種刑罸,這裡比喻艱難的旅途。
  • 青霞:指天空,這裡比喻高遠的志曏。
  • 悲自鬱:悲傷而心情沉重。
  • 白首:頭發白了,指年老。
  • 畏人看:害怕別人的目光。
  • 朔雪:北方的雪。
  • 先花發:在花之前開放,比喻早於其他事物。
  • 炎風:熱風。
  • 到海寒:到達海邊時變得寒冷。
  • 雞鳴:指清晨。
  • 送爾:送你。
  • 帶夢:帶著未醒的夢。
  • 上征鞍:上馬,開始旅程。

繙譯

屈大均思考著一起隱居,但旅途艱難,難以實現。他心情沉重,悲傷不已,白發蒼蒼,害怕別人的目光。北方的雪在花之前就已飄落,熱風到達海邊時變得寒冷。清晨,他頻頻送你離去,帶著未醒的夢,踏上旅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屈大均對隱居生活的曏往,以及對旅途艱難和人生晚景的感慨。詩中,“祝牧思偕隱”展現了他對隱居的渴望,“行行負戴難”則反映了旅途的艱辛。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內心的悲傷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