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王二丈予安

美人在霄漢,灼灼如丹雲。 手持鳳凰子,毋乃魏元君。 我昔登太山,天門嘯不還。 瀑布爲長帶,浮雲爲高冠。 遊仙豈不樂,悲此市朝間。 聖賢恥獨善,所貴匡時艱。 太阿苟不割,蛟龍將波瀾。 篋中有陰符,吾生焉得閒。 平沙利馬足,驚飆宜鷹翰。 遙遙萬里心,慷慨入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霄漢(xiāo hàn):指天空。 鳳凰子:傳說中鳳凰所吃的果實。 魏元君:指古代傳說中的魏國君主。 太山:傳說中的神山。 長帶:形容瀑布水流長。 高冠:形容浮雲高聳。 市朝:指塵世間的煩擾。 匡時艱:指輔佐時艱的賢士。 太阿:傳說中的太阿山,意指困難。 陰符:神祕的符咒。 平沙利馬足:形容平坦的沙地適合馬兒奔跑。 驚飆:猛烈的風。 鷹翰:指鷹的翅膀。 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

翻譯

美麗的女子在天空中,明亮如紅色的雲彩。 手中拿着鳳凰吃的果實,難道是魏國的君主嗎? 我曾經登上太山,天門響徹不停。 瀑布像長長的帶子,浮雲如高聳的帽子。 仙人遊玩豈不快樂,卻悲傷於塵世的煩擾。 聖賢們羞於獨善,珍視輔佐時艱。 太阿山豈能不割裂,蛟龍將掀起波濤。 我懷中有神祕的符咒,我生活在何時得以安閒。 平坦的沙地適合馬兒奔跑,猛烈的風適合鷹展翅飛翔。 遙遠萬里的心情,慷慨地進入長安。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對美麗女子、神祕仙山、風雲變幻的景象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感慨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說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和現實困境的思考和感悟,展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心態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