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舟經清遠峽登高有作

登高未後故林期,霜露頻當悽愴時。 鴻雁自知南向早,梅花誰道北開遲。 無情潮汐惟中宿,有恨雲山是九疑。 斷絕禺陽雙帝子,吹殘阮隃更無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清遠峽:古地名,在今廣東省清遠市一帶。
悽愴(qī chuàng):傷感、悲傷。
鴻雁:大雁。
梅花:寒梅。
潮汐:潮水的起伏。
雲山:雲霧繚繞的山。
禺陽(yú yáng):古地名,在今廣東省陽江市一帶。
雙帝子:指古代傳說中的兩位帝王的子孫。
阮隃(ruǎn y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木,葉子像柳葉。

繙譯

登高未曾到達山巔,我在古老的樹林中期待著,霜露頻頻降臨,讓人感到悲傷。大雁自知南飛的時機已到,而寒梅卻無人知曉何時會在北方開放。潮水的起伏毫無情感,雲霧繚繞的山巒卻讓人心生疑慮。禺陽的雙帝子已經消失無蹤,吹過的風連阮隃的樹木也已凋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登高時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傷。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交融與對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於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