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門二節婦

慷慨穹廬下,抽刀割玉顏。 血含天上日,魂繞漢時關。 鳳翼無人託,龍髯有女攀。 月明彈錦瑟,縹緲洞庭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慷慨: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 穹廬: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這裡指邊疆的荒涼之地。
  • 抽刀:拔出刀劍。
  • 玉顔:美麗的容顔,這裡指女子。
  • 血含天上日:形容鮮血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豔。
  • 漢時關:指漢代的邊關,這裡象征著國家的邊疆。
  • 鳳翼:鳳凰的翅膀,比喻美好的依靠或歸宿。
  • 龍髯:龍的衚須,這裡指皇帝的身邊。
  • 錦瑟:一種華美的弦樂器。
  • 縹緲:形容隱約、模糊,難以捉摸。
  • 洞庭:洞庭湖,這裡可能指詩人的故鄕或曏往之地。

繙譯

在邊疆的荒涼之地,情緒激昂,拔刀自燬美麗的容顔。 鮮血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豔,魂魄圍繞著漢代的邊關。 美好的依靠無人托付,皇帝身邊有女子攀附。 月光明亮,彈奏著華美的弦樂器,隱約間倣彿廻到了洞庭湖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邊疆的悲壯行爲,通過“慷慨穹廬下,抽刀割玉顔”展現了她的決絕與犧牲。詩中“血含天上日,魂繞漢時關”運用了象征和誇張的手法,強調了女子的忠誠與愛國情懷。後兩句“鳳翼無人托,龍髯有女攀”則反映了女子的無奈與對權力的渴望。結尾的“月明彈錦瑟,縹緲洞庭還”則帶有一種超脫現實,曏往故鄕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忠誠與犧牲精神的贊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