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永福陵

一路松林接海天,荒陵不見見寒煙。 年年寒食無尋處,空向春山拜杜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悼念。
  • 永福陵:指南宋皇帝趙構的陵墓,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祭掃墳墓的習俗。
  • 杜鵑:鳥名,也指杜鵑花,常用來象徵哀愁。

翻譯

一路上的松樹林連接着海天,荒涼的陵墓已看不見,只見到寒煙繚繞。 每年的寒食節無處尋找陵墓,只能在春山中空對着杜鵑花祭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荒涼的陵墓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歷史的哀思。詩中「松林接海天」和「寒煙」共同營造了一種淒涼而遼闊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寒食無尋處」和「空拜杜鵑」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歷史遺蹟的懷念與無奈,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個人的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