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婦詞

褓中兒女鷓鴣衣,藤笠團團月一圍。 解唱徭歌偏不唱,恐驚花裏鬱雞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褓中(bǎo zhōng):古代用於抱小孩的佈袋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類,古代常用於比喻美好的事物
  • 藤笠(téng lì):用藤編制的帽子
  • 徭歌(yáo gē):古代的一種勞動歌曲
  • (yù):這裡指濃密

繙譯

在褓中的兒女穿著鷓鴣織就的衣裳,頭戴藤編的帽子,圍成一圈像個團團的月亮。她雖然會唱勞動歌曲,卻偏偏不唱,因爲害怕驚動花叢中的鬱雞飛起來。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樵夫的妻子,她抱著孩子,孩子穿著用鷓鴣織成的衣服,頭戴藤編的帽子,圍成一圈,形象生動。她雖然會唱勞動歌曲,但卻因爲怕驚動花叢中的鳥兒而選擇不唱。整首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一幅樸實而美好的鄕村生活畫麪,表現了樵夫家庭的溫馨和甯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