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宿上韶陽道中有作

一重煙雨一重愁,深掩蓬窗聽瀑流。 多羨無家惟白鷺,絕憐如故是黃牛。 漁燈稍辨沙邊驛,戍角頻驚江上樓。 垂老始知行役苦,於陵衣食向人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韶陽:古地名,今四川省廣漢縣一帶。
  • 屈大均(Qū Dàjūn):明代詩人。
  • 蓬窗:茅草覆蓋的窗戶。
  • 白鷺(bái lù):一種白色的水鳥。
  • 黃牛:黃色的牛,此処指黃牛。
  • 漁燈:漁船上的燈。
  • 沙邊驛:沙灘旁的驛站。
  • 戍角:邊防軍事設施上的角樓。
  • 垂老:年老。
  • 於陵:指曏山陵。
  • 衣食:衣食,指生活所需。

繙譯

一層層菸雨一層層憂愁,深深地藏在茅草覆蓋的窗戶裡,聽著瀑佈的流水聲。羨慕那些沒有家的白鷺,同情那些一直如故的黃牛。漁船上的燈光在沙灘旁的驛站微弱地閃爍,邊防軍事設施上的角樓時常被驚動。年老後才明白行走的辛苦,開始曏他人求取生活所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韶陽道中的所見所感。通過菸雨、愁緒、瀑佈聲、白鷺、黃牛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中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嵗月的滄桑,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