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金磬北

白首思乘暇,臨池學伯英。 法書研玩少,真跡夢魂傾。 師有江東友,人知漢隸名。 祕傳須口授,湯鄭總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金磬(jīn qìng):一種古代的樂器,形狀像鍾,用金屬製成,用來擊打發聲。

翻譯

送給北方的金磬 白髮老人時常想要抽出空閒,站在池邊學習伯英的風采。 研讀法書的時間很少,但真跡卻深深吸引着我的心靈。 我的老師有來自江東的朋友,人們都知道他在漢隸書法上的名聲。 這些祕傳的技藝需要口頭傳授,湯鄭兩位大家對我總是充滿關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在思考人生,學習書法,追求真跡的夢想。通過老師和朋友的幫助,他不斷進步,體會到傳統技藝的珍貴。詩中融入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師友情誼的珍視,展現了作者對學習和傳承的熱愛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