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林沂澤

江南塞北久離居,共是勞人憂患餘。 避地長桑今有裏,逃生廣柳昔無車。 橫天太白光何用,貫日長虹氣未除。 烈士只憂遲暮至,唾壺擊罷莫踟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北:指北方邊疆地區
  • 長桑:指一種樹木
  • 廣柳:指一種樹木
  • 太白:指金星
  • 長虹:指暈虹
  • 唾壺:古代刑具,用來刑罰犯人

翻譯

長期在江南和北方邊疆流離失所,一直都是爲了躲避戰亂和災難。現在在長桑樹下找到了安身之所,逃離生命危險的廣柳樹旁也曾無車可乘。金星橫掛天空,發出的光芒有何用處,長虹貫日的氣勢還未消散。烈士們只擔心時光流逝,不要在擊打刑具唾壺後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長期流離失所的艱辛經歷,表達了對逃離戰亂和災難的渴望和對生命的珍惜。通過描繪天象和自然景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堅韌。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焦慮和對勇敢面對困境的呼喚。整體意境深遠,寓意深刻。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