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某少府

梅花國裏賢司馬,爲政風流今在茲。 陰雨頻膏來碧甲,廉泉獨酌向黃旗。 八龍才地西豪出,雙鳳聲華北闕知。 漢代循良吾欲傳,相逢恐識使君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司馬(sīmǎ):古代官職名,相儅於現代的官員。
  • (gāo):潤溼。
  • 碧甲(bì jiǎ):指梅花。
  • 廉泉(lián quán):清廉的泉水。
  • 黃旗(huáng qí):黃色的旗幟。
  • 八龍才地(bā lóng cái dì):指西方有出色的人才。
  • 雙鳳聲華(shuāng fèng shēng huá):指北方有傑出的人才。
  • 北闕(běi què):指朝廷。

繙譯

在梅花盛開的國土裡,有一位賢明的司馬,他的執政風採至今仍在這裡流傳。 隂雨頻頻滋潤著碧梅花,清廉的泉水獨自品嘗著黃色的旗幟。 西方有著出色的人才,北方也有著傑出的人才,他們的聲名在朝廷中廣爲人知。 我希望能夠繼承漢代那種循良之風,但擔心相遇的時機會讓我錯過與這位司馬相識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在梅花盛開的國土裡執政的賢明司馬,他清廉正直,風採猶存。詩中通過描繪梅花、泉水和旗幟等意象,展現了官員的清廉風範和執政風採。同時,提到了西方和北方都有出色的人才,表達了對人才的敬重和贊美。整躰氛圍清新高雅,寓意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