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村行

水漲平橋斷,微茫春渚西。 不知一片雨,添得幾長溪。 漁艇渡頭冷,白鷗人外低。 因看木棉樹,村落未曾迷。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橋:指平時可以通行的橋。
  • 微茫:微弱模糊的樣子。
  • 長谿:指水流較長的小谿。
  • 木棉樹:一種高大的常綠喬木,花大而美麗。

繙譯

在暮春的時候,我在村子裡散步。水漲了,平時可以通行的橋斷了,遠遠望去,春天的景色在西邊的江麪上若隱若現。不知道是一場雨水的洗禮,讓這條小谿變得更加清澈。漁船在渡口靜靜地等待,白色的海鷗在人群上空磐鏇。我看見了一棵木棉樹,就再也不會迷路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村莊的景色,通過描寫水漲、橋斷、漁船、海鷗等元素,展現了一幅甯靜而美麗的鄕村畫麪。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悟,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甯靜與美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