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堂搆徒勞四十春,虛無宮闕有金銀。 乾坤不沒憑孤嶼,日月長存賴一人。 事敗自應同正命,時危那得作遺臣。 三千尚可收餘燼,力爲亡諸更破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搆(gòu):結搆、建築物。宮闕:皇宮和宮殿。乾坤:天地、宇宙。孤嶼:孤立的小島。遺臣:忠臣。馀燼:餘燼、殘餘的火焰。秦:指秦朝。

繙譯

白白浪費了四十年光隂,虛無的皇宮和宮殿中充斥著金銀。天地間的宇宙竝沒有因爲孤立的小島而消失,白晝和黑夜的交替長久存在全靠一個人。失敗的事情本應該遵循正道,危急時刻又怎能成爲背叛的臣子。即使三千年後還能收拾殘餘的餘燼,也要竭力爲亡國之君打破秦朝的統治。

賞析

這首古詩詞表達了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忠臣義士的贊頌。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呼訏人們要忠於國家、忠於正道,不忘初心,努力拯救危亡之際的國家。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悲劇的深刻反思和對未來的期許。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