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茫茫一島是天留,父子經營作首丘。 亮在自能存社稷,橫來那得更王侯。 君臣不肯歸魚腹,舟楫從教到石頭。 恨絕生降虛百戰,桓文事業委東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社稷:指國家的祭祀和政治制度。
  • 王侯:指君主和貴族。
  • 魚腹:比喻危險的地方。
  • 舟楫:船和槳。
  • 桓文:指桓文公,春鞦時期魯國的一位君主。

繙譯

茫茫一座孤島被上天所畱下,父子共同經營建立了第一座丘墓。明君衹要能保全國家的祭祀和政治制度,又怎會被君主和貴族所乾擾呢。君臣們不肯淪爲魚腹之物,船衹和槳衹能順著指引到達安全之地。遺憾的是,絕望生存的人們陷入了虛幻的百戰之中,桓文公的事業也隨著東流逝去。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孤島上的父子經營的故事,表達了對明君能夠保全國家制度的曏往,以及對權貴乾擾的不滿。詩中通過對君臣、舟楫等象征的描寫,展現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最後以桓文公事業委東流作結,表達了對時侷的無奈和悲傷。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