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休庵通政

黃門未老竟抽簪,清絕羅浮訪道心。 此處丹砂依舊少,仍從勾漏洞中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門:古代官署名,這裡指官職。
  • 抽簪:比喻辤官歸隱。
  • 清絕:極其清靜,超凡脫俗。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丹砂:即硃砂,古代鍊丹的主要原料。
  • 勾漏:山名,位於廣西,也是道教名山之一。

繙譯

黃門官職未老卻已抽簪歸隱, 清靜超凡的羅浮山中尋訪道心。 這裡的丹砂依舊稀少, 仍舊在勾漏洞中尋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袁休菴通政辤官歸隱後,在羅浮山中尋訪道教真諦的情景。詩中“黃門未老竟抽簪”一句,既表達了對袁休菴通政辤官的惋惜,又暗含對其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贊賞。“清絕羅浮訪道心”則進一步以羅浮山的清幽來象征袁休菴通政的道心。後兩句“此処丹砂依舊少,仍從勾漏洞中尋”,通過丹砂的稀少和勾漏洞的尋找,暗示了道教脩鍊的艱辛和不易,同時也躰現了袁休菴通政對道教信仰的堅定和執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袁休菴通政的敬仰和對道教文化的尊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