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舟海目山下捕鰣魚爲鱠

刮鑊鳴時春雪消,鰣魚爭上九江潮。 自攜鱠具過漁父,雙槳如飛不用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鰣魚:音shí yú,一種淡水魚類。
  • :音kuài,指鰣魚的卵。

翻譯

蕩着小船在海的盡頭,山的腳下捕捉鰣魚和鰣魚的卵。 春雪融化時,風鈴聲響起,鰣魚們爭相遊向九江的潮水。 我自己帶着捕魚工具,路過漁父,雙槳划動得飛快,不需要招手示意。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捕魚的場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捕魚生活的熟悉。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於捕魚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了那種寧靜而充實的生活狀態。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