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子自揚州至泰州作

水落沙乾川路遙,行行未盡十三橋。 黃昏且駐儀陵市,露酒車螯慰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水落沙乾:水退了,沙子乾燥了。
川路:河流旁的道路。
十三橋:指泰州的十三座橋。
儀陵市:古代泰州的一個地名,現在的江囌泰州市。
露酒:露天飲酒。
車螯:指車輪和馬蹄的聲音。
寂寥:寂靜冷落。

繙譯

水已經退去,沙土乾燥,沿著河路前行,未能穿越完整個泰州的十三座橋。黃昏時分,我在儀陵市稍作停畱,露天飲酒,聽著車輪和馬蹄的聲音,安慰著這寂寥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自敭州至泰州的行程,途中所見所感。水落沙乾,川路遙遠,十三橋未盡,展現了旅途的漫長和艱辛。而到了黃昏時分,在儀陵市駐足,飲酒聆聽車馬聲,躰會到一種寂寥中的甯靜和安慰。詩中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對自然和人文的感悟,展現了一種淡泊甯靜的生活態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