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來峯:位於杭州西湖靈隱寺前,是一座高約168米的石灰岩山峯。
- 蒼虯(cāng qiú):蒼,青色;虯,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這裏形容山峯如蒼龍般蜿蜒。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峯尖銳。
- 劫盡:佛教用語,指宇宙的毀滅與再生。
- 修羅:佛教中的惡神,常與天神戰鬥。
- 阿育:指阿育王,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大力推廣佛教。
- 鷲頭:指鷲峯,即靈鷲山,佛教聖地之一。
- 真如:佛教術語,指事物的真實本質或本性。
- 幻軀:指肉體,佛教認爲肉體是虛幻不實的。
翻譯
濤聲不絕如蒼龍舞動,忽然間尖銳的山峯如萬玉抽出。 宇宙的毀滅與再生中,惡神修羅移動了佛土,阿育王深願涌現在南洲。 懸崖曲折宛如藏龍,疊嶺高聳如同鷲峯。 自有那不變的真實本質飛不去,虛幻的肉體任由天地沉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飛來峯的壯觀景象,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豐富的佛教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詩中「濤聲不斷舞蒼虯」以動寫靜,將山峯比作蒼龍,形象生動。後文通過佛教典故,展現了宇宙的宏大與生命的無常,體現了作者對真如不變、幻軀任運的佛教哲理的領悟。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王世貞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宗教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