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婁水:地名,位於今江蘇省太倉市境內。
- 結茅:搭建茅屋,指居住簡陋。
- 生事微:生活事務簡單。
- 穫(huò):收割莊稼。
- 鱸魚:一種淡水魚,肉質鮮美。
- 綸竿:釣魚用的竿子。
翻譯
我曾在婁水彎曲處,搭建茅屋過着簡單的生活。 秋天的雲朵掛在江邊的樹上,早晨的陽光灑滿了荊條編制的門扉。 歲末時觀看完莊稼收割,農家邀請我飲酒歸來。 偶爾因爲鷗鳥的忌諱,而虛度了品嚐鱸魚肥美的時光。 與你談論家鄉的事情,聽到你的聲音讓我懷疑這是否真實。 我未能拿起釣魚的竿子,相對而坐,不禁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婁水邊簡樸生活的情景,通過對秋雲、朝日、荊扉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美好。詩中「偶爲鷗鳥忌,虛惜鱸魚肥」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諧的嚮往,也透露出對美食的留戀。結尾處「綸竿未能把,相對欲沾衣」則抒發了詩人對鄉愁的深切感受,以及與友人相聚時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深情眷戀。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林戶部敬夫出守雷州時敬夫以詩留別 》 —— [ 明 ] 王世貞
- 《 送百榖應試北上嘗入校祕書當得官不就時予方上乞休疏 》 —— [ 明 ] 王世貞
- 《 江口 》 —— [ 明 ] 王世貞
- 《 正月八日城西訪徐尚寶出使還 》 —— [ 明 ] 王世貞
- 《 後採蓮曲 》 —— [ 明 ] 王世貞
- 《 雜言十章 》 —— [ 明 ] 王世貞
- 《 大梁候吳明卿不得聞尚留裏中賦此促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沈侍御汝材按秦至耀州而卒爲四絕挽之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