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百榖應試北上嘗入校祕書當得官不就時予方上乞休疏
江東才俊數諸王,念汝新文復擅場。
奪解欲傾京兆尹,鎖廳曾試校書郎。
飛來五色爲鵷鷟,賣得千金是驌驦。
倘問右軍重誓墓,爲言疏懶合滄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擅場:指在某一方面有特長。
- 奪解:指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 京兆尹: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 鎖廳:指在官署中閉門讀書。
- 校書郎:古代官職名,負責校對書籍。
- 鵷鷺:音yuān chú,傳說中的鳳凰。
- 驌驦:音sù shuāng,古代良馬名。
- 右軍:指王羲之,因其曾任右軍將軍。
- 誓墓:指王羲之在父母墓前發誓不再出仕的故事。
- 疏懶:懶散,不勤於事務。
- 滄浪:指隱居之地,也指隱逸的生活。
翻譯
江東才俊中數諸王最爲出衆,想到你新寫的文章再次獨領風騷。 你在科舉中取得佳績,幾乎要壓倒京城的官員,曾在官署中閉門苦讀,擔任過校書郎。 你的才華如同五彩的鳳凰,你的價值如同千金難買的良馬。 如果有人問起我是否像王羲之那樣重視誓墓,我會說,我懶散的性格更適合隱逸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送別友人百榖應試北上時所作,詩中讚美了百榖的才華和成就,將其比作五彩的鳳凰和珍貴的良馬,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疏懶的性格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通過提及王羲之的誓墓故事,暗示了自己對官場的不屑和對清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